提升电动汽车安全不能只靠标准

发布日期:

2020-12-26

浏览次数:

今年5月12日,工信化部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三项强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记者注意到,“三项强标”对电动汽车和电动客车部件、系统和整车有多层次安全要求,主要内容与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全面接轨,部分检测指标甚至更加严格。


据了解,在“三项强标”出台前,我国电动汽车一直处于缺乏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的状态,而电动汽车频频被曝出的安全问题一直让人揪心。如今,我国首次出台的电动汽车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在即,能否让广大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呢?


■达标并非难事

电动汽车自燃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一个痛点,而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往往是引发车辆自燃的最主要原因。


在本次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特别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对此,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表示,对于我国现在动力电池技术水平而言,达到上述标准并不难。


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进一步介绍,一些动力电池制造商在测量电池内温度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探索和改进,包括推出动力电池在发生故障时只冒烟不着火的方法。


记者注意到,在《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中,对电动客车电池仓部位碰撞、充电系统等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


曹广平表示,车企和动力电池制造商应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来面对更为严格的标准。“动力电池本质安全主要是电池材料体系的设计安全,这应该是动力电池制造商要做的事情。对于车企而言,应进一步加强在动力电池装车应用方面的工作,不要一心只想压低成本,需综合平衡各方因素,在整个车型项目中贯彻好电池安全性要求。”


吴辉认为,动力电池不能一味追求高能量密度而忽视安全性。“动力电池着火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工艺、一致性出现问题。除了要注意电池热失控的管理外,也不能一味压低成本,埋下安全隐患”


■标准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

目前,距离“三项强标”实施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曹广平看来,强标的实施只是减少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手段之一,但要想减少或杜绝相关事故发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辉告诉记者,“三项强标”的实施对于减少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无疑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单靠标准仍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还需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标准只是一个最低的要求,但标准的实施与制定肯定能对整个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吴辉进一步指出,“三项强标”的实施会加速动力电池行业洗牌。“达到‘三项强标’势必会增加成本,加大了中小型电池厂的资金压力,甚至有的电池厂不能满足要求,面临淘汰。”


对于未来相关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的制定,曹广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应倾听各方尤其是消费者的呼声。“比如,制定和完善低速电动汽车标准,应该秉承‘为百姓制标’的理念。”

http://www.supermenlovers.com/ProductsStd.html


相关新闻
2024-06-26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电池技术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性能的核心因素。电池均衡技术作为维持电池组性能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对...
2024-06-25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电池的高效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定期的...
2024-06-21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池维修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而...
2024-06-20
蓄电池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定期进行蓄电池检测是至关重要的。...